一封写给电子科技大学2021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公开信

更新时间:2020-07-12 22:04:09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这是一封关于电子科技大学2021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公开信。下面我将介绍我们学校、我们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项目及回答同学们所关心的问题。

电子科技大学简介

  电子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坐落于“天府之国”成都,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由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学校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56年在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关怀下,合并交通大学等部分高校电讯工程有关专业创建而成,是全国所有电子信息类大学里面唯一没有冠上地名的学校。学校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97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2001年进入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2017年进入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A类高校行列和“一流学科”A类名单。同时,电子科技大学还是教育部56所设有研究院的重点高校之一。经过六十余年的建设,学校形成了从专科、本科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格局,成为一所完整覆盖电子类学科、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性大学。

  伴随时代的发展,电子科技大学锐意创新,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及智能制造技术,积极在我国智能产业研发的前沿阵地开拓进取。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提出的“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要求,响应“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2019年1月,电子科技大学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人民政府共建“电子科技大学广西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链接科学研究与实际生产,并引入电子科技大学成熟的科研团队,帮助地方提升科研实力,配合地方政府引入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链,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园区,致力打造广西区域内的人工智能研发的人才高地与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产业的聚集区、示范区。

电子科技大学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简介

  有同学一定会好奇的问,为什么要介绍电子科技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呢?那是因为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是我们这次研究生项目的支持学院,也是电子科技大学落子柳州后投放科研力量的生力军。

  学院始建于1964年,为电子科技大学主要工程学院之一,下设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工业工程系,机电与控制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和新能源与智能电网实验教学中心(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

  学院建有“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权点,“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机械工程”和“电气工程”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以及校级可靠性工程和机器人特色研究中心和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

  学院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国家“千人计划”4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3人、国家“青年千人”6人、国家“青年拔尖人才计划”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2人、“教育部教指委委员”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人,有一年以上海外学术经历的专任教师达80%。

  别看这些数据好像和同学们没关系,随着研究院工作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会常驻或定期来到柳州,在未来,他们可能会成为你们在研究院的导师,会成为研究院和企业开展项目的带头人,会以更多更近的方式走到同学们的身边。

  电子科技大学广西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下称“研究院”)由电子科技大学与柳州市政府共同组建,是依托电子科技大学的研发优势而成立的一家集人工智能产业研发、龙头项目引进、重点企业发展、智能制造技术改造、人才引进和培训、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链关键环节培育和引进、核心技术攻关及创新能力提升等服务职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中心。

  研究院的设立,旨在通过双方的紧密合作,深入开展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挥各自优势,打造集产业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孵化创业、人才培养、行业发展于一体的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应用技术研发、服务和转化平台,打造国内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领域的一流联合科研机构,管理、成果和效益一流的公共研发平台,面向广西和东盟国家的制造业高层次人才一流培养基地。

什么是非全日制研究生

  非全日制研究生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全国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全国统考/考研),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

研究院

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信息

  研究院目前在柳州招收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项目,是由电子科技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负责培养,项目具体信息如下:

  1.专业:机械专业(085500)

  2.研究方向:机器人技术、装备智能技术、智能电气技术与装备

  3.学位:工程硕士学位

  4.学制:3年

  5.证书:学位证+学历证

  6.学费:奖学金全额覆盖学费(从柳州市政府拨付成电智研院的运营管理经费中全额支付)

  7.授课方式: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学习方式,柳州市本地开课,周末上课

  注:以上供参考,以“电子科技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为准。

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读流程

  1.识别文末“线上预报名表”二维码进行预报名。

  2.建议考生完成考前摸底测试。

  3.建议考生参加研究生考试公共课和专业课的考前培训。

  4.报名并参加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详见下文)

  5.统考成绩达到电子科技大学自主划定的复试分数线,参加复试。

  6.为初试和复试合格并且达到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录取标准的同学颁发录取通知书。

  7.学生应在2.5年内完成培养方案所要求的课程学分、必修环节学分、实践学分。

  8.学生须在第三学期开始学位论文工作,在第三学期末完成学位论文的开题答辩,并最终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详情参见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实施细则。

  9.完成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各环节,才可获得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证、学位证。

  10.优秀毕业生将以研究院的名义推荐给柳州市各大重点企业。

  (此流程仅供参考,以实际教学计划为准)

全国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

  1.考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

  (201)英语一

  (301)数学一

  (824)理论力学或(862)工程控制基础

  注:

  ①专业课为二选一,由考生自由选择。

  ②以上仅供参考,以“电子科技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为准。

  2.考试流程

  ①10月份,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yz.chsi.com.cn)进行网上报名,并在系统规定时间内在报名网站上完成考试报名费的缴纳,完成报名。

  ②11月份,考生根据报名时所选择的考点要求,携带相关证件到考点进行现场确认。

  ③12月底,考生携带规定证件及材料,进入考点进行考试。

  ④第二年2月份,第一阶段成绩公布。

  ⑤第二年的3月份,公布录取分数线并组织第二阶段考试。

  ⑥第二年的3、4月,综合成绩公布。

  注:我校复试工作办法(含调剂)、各学院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将陆续发布在电子科技大学研招网(yz.uestc.edu.cn),各项政策以教育部最终文件为准。

课程设置

  取得工程硕士学位的学分要求:总学分要求不低于33学分。其中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必修环节3学分,课程学分要求:学位课不低于18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学分10学分,专业基础课学分不低于8学分。

  注:此课程安排仅为参考课程,具体课程会在考生入学后根据政府和企业的要求对课程进行适当的调整。

奖学金

  1.适用范围

  条件一:户籍所在地为柳州市各城区及柳州市下辖的柳城、鹿寨、融安、融水、三江五县。

  条件二:户籍所在地不在柳州市但在柳州市工作并且能出具相关证明的外来务工人员。

  有且满足其中任意条件,即可申请由柳州市政府提供的全额学费奖学金。

  2.奖学金的额度

  全额学费奖学金,共肆万伍仟元整。考生获得学籍后,柳州市户籍的学生向教务老师提交柳州市户籍证明,非柳州市户籍的学生提供在柳州市工作相关证明。能提供符合申请条件的材料,经审核获取申请奖学金资格的学生,其学费从柳州市拨付给成电智研院运营资金中设立的奖学金全额支付。

  3.奖学金政策其他的一些相关事项

  毕业后,根据相关政策要求,获得奖学金完成电子科技大学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课程,并且获得电子科技大学学历证及学位证的同学,必须在领取证书时,出具与柳州市相关用人单位保持至少三年的劳务合同。

获得学籍及奖学金入学时,成电智研院将代表柳州市政府(暂定)与学生本人签署培养协议,规定毕业后必须在柳州市工作满三年,如有违反培养协议的需退还全部奖学金,如不退还的研究院将有权通过法律渠道追讨。

考前辅导

  1.公共课考前辅导

  有部分报考的学生脱离学校较久,相应的公共课基础相对薄弱,建议参加公共课的考前辅导。

  注:参加公共课考辅,能有效的提高公共课成绩,提高通过率,但不作为通过研究生考试的凭证。考生在参加公共课考前辅导的同时还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巩固基础。

  2.专业课考前辅导

  针对本项目专业课的特点,拥有相关经验的考辅机构将在适当时间开设专业课考辅。

  3.报名方式

  考生对考辅的报名意愿将在摸底考试程序中采集。公共课考辅选择“是”的考生将由公共课指定考辅机构工作人员进行电话“一对一”咨询;专业课考辅选择”是“的考生,将由考辅机构在2020年7月后电话联系。